新闻通知

新闻快讯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新闻快讯 > 正文

5月15日,《人民日报》刊载文章——《拓宽教学边界 共享优质资源》,以详实的数据和典型的课程案例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显著成就。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艾新波老师主讲的慕课《R语言数据分析》,以“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模式及其良好的教学反馈,登上《人民日报》。

主讲教师介绍

艾新波,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导,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副院长,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独立承担),北京市安全生产领域学科带头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数据工作组副组长。主要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安全生产智能监测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科委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课题/子课题9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第一届安全科技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4项;获北京高校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北京邮电大学第十五届教学观摩评比一等奖;获评北京邮电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育人导师;曾指导学生获得CCF大数据与智能计算大赛冠军,获CCF优秀指导教师奖。

《R语言数据分析》课程特点

课程体例编排新颖。从问道、执具、博术三个篇章展开,递进式展开方法论、编程工具、算法模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方法论是统领、R语言是工具,在此基础上,开展数据分析算法模型的探索之旅,实现了道、具、术的内在统一。

课程数据分析内容体系进行了深度再创造。问道部分,是授课老师多年专注于数据分析领域学术科研的心得体会和凝练总结,可帮助同学们高屋建瓴抓住数据分析的本质。例如“气象万千、数以等观”——事物之间的联系纷繁复杂,数据分析主要通过划等号的方式来表征客观规律。同学们将重新认识司空见惯的“=”号。执具部分,课程提出了“面向数据对象学习R语言”的方法,让同学们站在数据科学家而非程序员的视角编代码,更关注解决问题的逻辑;将R编程之要义概括为“用别人的包和函数讲述自己的故事”,将纷繁复杂的R语言知识体系进行了简约而不简单的梳理,牵住了牛鼻子。博术部分,课程采取“源于数学、归于工程”的方式讲述具体算法模型,“观数以形”、“相随相伴、谓之关联”等具体内容,既遵循探索性分析、关联、分类、聚类的经典知识体系,又用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对主流数据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有监督学习为例,其核心是建立映射关系,训练集本质上就是早已学过的函数三种表达方式中的列表法,藉此可让同学们体会到数据分析内容的大道至简和衍化至繁。

课程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课程知识体系是现代的——所讲授的算法模型,属于人工智能时代的主流技术;所采用的R语言,是数据分析最先进的工具之一。另一方面,课程讲授过程则处处彰显传统文化底蕴。“既是世间法、自当有分别”、“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用传统文化的笔调对现代的算法进行了概括和凝练,成为点睛之笔,让同学们体会到主流技术、先进工具与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

课程彰显了课程思政的独特魅力。创新教育方法,提升育人实效,让课程更具“北邮魅力”“中国味道”。例如,将机器学习的过程比喻为实事求是的过程;通过集成学习算法的讲授让同学们感受群体决策的科学性。既从思辨的角度对专业知识进行高度概括,又从数据分析的视角对思想和价值观进行科学解读。


—— 分享 ——

上一篇:北京邮电大学武术队在“2024年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中斩获多个奖项

下一篇:苏森副校长出席2024年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研讨会